以下文字資料是由(歷史新知網www.diversmotors.com)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后發布的內容,讓我們趕快一起來看一下吧!
漢武帝時,趙充國建議「屯田」于邊防,戍衛與墾耕并顧,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,而輪臺、渠犁皆有田卒數百人。此一 ... 用意,既可解決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之下,自力更生,又可使兵力在守防時亦不白花人力,乃一舉兩得之構想。因漢武帝連年用兵,為解決財政僵局的措施之一。
三國時代,魏曹操于建安元年(西元一九六年),從棗只、韓浩等之議,行屯田。任峻為典農中郎將,在許(河南許昌)募民屯田,得谷百萬石。隨后各州郡置田官,屯田制很成功,又免于征代運糧之苦,農與兵合一,即賊人兼減天下克平。
因三國鼎立,各國陳兵邊陲,為國防之需紛紛采屯田制。乃至正始四年(二四一)司馬懿在淮水兩岸屯田有成。(晉書食貨志)。以后,凡是守防日久,兵力且巨者,各代皆有屯田之舉。